在荆江之畔、荆州古城南部,有一支被辖区居民亲切称为“平安守护者”的队伍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局荆州区分局御路口派出所。
作为荆州市接警量最多、管辖人口最密、治安形势最复杂的派出所,他们通过构建“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模式,建设智慧防控“最强大脑”、多元共治联动网络、校地协同“平安共同体”,提升新质战斗力,赋能“主防”工作,推动警务工作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防控”的质效跃升。
2023年以来,该所辖区刑事警情和案件数量连续下降,交出了一份亮眼的平安答卷。
走进御路口派出所综合指挥室,巨大的电子屏上实时跳动着辖区各类治安数据。这里不仅是派出所的“智慧大脑”,更是连接千家万户的平安纽带。
“独居老人黄老太已48小时无外出轨迹”今年五一期间,派出所智慧小区平台突然弹出一条预警信息。社区民警会同物业迅速上门,发现74岁的黄老太因突发疾病生命垂危,立即送医救治,使其转危为安。这有惊无险的一幕,正是派出所推进“智慧安防小区”建设的生动写照。
5月13日,小区居民刘某的儿子因学业压力大离家出走,并扬言要轻生。派出所立即启动智能协同平台,一键组群、一点作战、全网响应。经多部门联动,民警仅用十多分钟就在江边找到轻生少年,避免一场悲剧的发生。
在楚都御苑小区,26路新安装的高清摄像头组成“天网”,配合智能门禁、车辆识别系统,实现了“人过留影、车过留牌”。2024年10月,该小区发生电动车盗窃案后,派出所依托视频追踪快速锁定嫌疑人,更通过数据分析发现防控漏洞,指导物业加装智能设备、组建义务巡防队,使小区至今保持“零发案”记录。
“过去靠腿跑,现在靠数转。”所长周彬介绍,通过将120套智慧监控、92套智能门禁等前端设备全量接入平台,派出所构建起“异常人员预警”“独居老人关怀”等智能模块,2024年以来,智能感知并精准处置风险隐患56处。
“几年的心结,终于解开了”56岁的刘某因土地纠纷与邻居长期不和,多次发生争执。
2025年5月,御路口派出所社区民警陈豪走访发现后,立即联动综治中心,会同司法所、居委会干部调解,最终厘清土地权属,顺利化解纠纷。
调解过程中,民警了解到刘某妻离子散、生活困难,又通过综治中心联系其户籍地政府,为他申请了低保。
针对年均2000余起的纠纷警情,2022年10月,派出所创新联合平安办、司法所、妇联等12个部门成立“解纷超市”,建立“1333”(一案一档、3天回访、30天走访、3个月评估)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创新推出居民点单、超市接单、多方办单、群众评单的“四单”工作法。
“解纷超市”运行以来,累计化解矛盾纠纷1700余起,调解成功率98.6%,获评“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称号。
在此基础上,御路口派出所推行“综治+警务”模式,以荆州区综治中心为枢纽,整合派出所、司法所、居委会三方力量,发动社会力量参与,构建起矛盾联调、问题联治、服务联动工作格局,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街道”。
从“单兵作战”转向“协同共治”,御路口派出所做到对重大矛盾纠纷制作风险排查单,双向推送到社区民警和综治中心,全程跟踪化解进展。
李某因婚姻矛盾扬言伤人,被依法拘留后,民警联合综治中心对他耐心疏导,并协调司法所介入帮无业的他找到了工作。“现在想想太冲动了,多亏他们拉我一把。”李某感激地说。
今年以来,该所移交荆州区城南街道综治中心91起重大矛盾纠纷,全部得到妥善化解,未发生一起民转刑案件。
傍晚,长江大学旁的新风一路美食街灯火璀璨,300多个摊位有序摆开,不久就吸引了大批食客。
谁能想到,这条日均客流超2万人的网红小吃街,2024年还因摊主争抢摊位引发几十起纠纷警情。
御路口派出所推动城南街道党工委划定400个标准化摊位,创新“警长+路长+摊位长”三长共治模式。今年以来,该区域纠纷警情同比下降97.6%,打架斗殴“零发生”,昔日管理难点成为城市文明新地标。
面对小吃街周边283栋自建房构成的复杂治理环境,御路口实行“五人包巷”“十户联防”。2024年以来,通过工作小组自主摸排及信息员上报,共抓获在逃人员9名,其中包括一名潜逃20年的命案逃犯。
针对占警情20%的涉校问题,派出所立足“学生的问题在学校解决”,打出“组合拳”:组建由487名退役军人大学生构成的“戎光”志愿服务队,累计帮助化解校园矛盾172起;建立“辅导员陪同机制”,MK体育官方网站将矛盾纠纷化解与辅导员绩效挂钩,提高学校工作力度;联合外卖平台在校内设立“驿站”,MK体育官方网站由勤工俭学学生分送外卖,根治外卖被盗难题。2024年,辖区校园警情同比下降33.4%。
2025年2月,在长江大学法学院实习基地,法学硕士陆镜亦为遭遇诈骗的李同学提供法律咨询。这是派出所“校警联动”的又一创新引入高校专业力量参与涉校问题治理。
御路口派出所教导员杨成忠说:“我们不仅要守住平安底线,更要通过共治共享,让大学城成为人才聚集的高地、创新创业的热土。”
1、凡本网注明“来源:荆州新闻网、荆州广播电视台”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荆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荆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