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7月13日电 (记者李博)108新线高速项目迎来重大进展。7月10日,工程11标段后港隧道斜井贯通,正式进入主洞施工阶段,为实现后港隧道全线贯通按下“加速”键。
据介绍,“23·7”特大暴雨后,北京市交通委编制了灾后恢复重建交通专项规划,提出西部山区“三横三纵”生命线新线高速公路工程为“三横”中的一横,规划道路等级为高速公路,建成后将提高西部山区抗灾能力与路网韧性。
108新线高速公路项目位于北京市房山区中北部,与108国道共走廊,路线呈东西走向,起点位于房山区青龙湖镇接京昆高速,终点至市界,全长约59.79公里。全线处,同步建设养护工区、交通、绿化等附属工程。
“后港隧道全长4.207公里,属特长隧道,是108新线高速项目的关键性工程之一。”首发建设公司108新线高速公路项目管理处工程管理部部长方睿介绍,隧道中段设置斜井1道,长575.34米,洞口海拔518.41米,最大纵坡为12.2%。
在斜井与主洞衔接过程中,如何做好施工组织工作至关重要。为确保斜井贯通,首发建设项目管理处统筹安排,MK体育平台克服了复杂地质条件、技术难题等挑战,确保每一个环节精准无误,实现了斜井向主洞施工的过渡。方睿表示:“未来,我们将严格把控工程质量与安全,确保后续施工任务高效推进。”
“隧道穿越区域主要为中风化白云岩和中风化粉砂岩,岩体强度较低且整体性较差。”中铁十九局集团108新线标段项目经理段利河介绍,隧道洞口位于半山体,山体坡度陡峭,最大高度距地面45米。洞口上方为强风化岩层,危岩体较厚。特别是斜井洞口上方岩体凸出洞口,岩体强度低且整体性差,导致边仰坡施工难度极大。
针对施工重点和难点,中铁十九局集团108新线标段项目团队严格遵循设计及规范要求,优化资源配置,强化过程管控,通过构建分区网格化封闭管控机制,应用智能监测、智能化门禁、智能安全帽定位等系统,保障工程安全优质高效推进。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