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三晋大地风笛嘹亮,一列列满载电煤的列车往来驰骋,滚滚“乌金”通过铁路源源不断地运向全国各地。在迎峰度夏能源保供的关键时期,作为晋煤外运的主力军,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有限公司精准对接上游保供需求,提升运输效率,筑牢安全屏障,全力保障电煤运输安全畅通,彰显国铁企业的政治担当和积极作为。7月28日7时,满载3710吨电煤的“晋鲁魏桥号”直达班列从油坊坪煤炭集运站铁路专用线驶出,直奔山东魏桥创业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电厂。这已是今年大同铁路物流中心为该企业开行的第531列直达班列,今年累计发运电煤197万吨,在夏季用电高峰为山东电厂提供了坚实的能源运输保障。魏桥创业作为山东民营龙头企业,其电厂年耗煤3800万吨,用煤以公路运输为主,受天气影响大,成本高且不稳定,在供应紧张时易受价格掣肘,造成库存波动频繁。针对客户需求,太原局集团公司精准施策:锁定其核心供应商内蒙古飞硕能源有限公司,采取物流总包模式,为上下游企业架设专属通道。“我们来做全链物流管家,嵌入两家企业供应链核心。”大同铁路物流中心营销部主任杨志红在项目启动会上表示。在发端,他们选定鄂尔多斯准格尔旗和山西同朔区域6座煤矿、25家洗煤厂,MK体育官网入口确保煤质达标;在运端,优先调配C70E-A型优质车辆,降低运输损耗;在到端,联合山东梁邹铁路公司提供专属堆场、专用筒仓,实现“卸车即进厂”。5月起,大同铁路物流中心牵头完善三方能源保供联动机制,建立动态运输档案,与企业采取“日对接、MK体育官网入口周调度”模式,实时共享运输需求、库存及到站信息,确保电煤运输全程无缝衔接。“100%准点率,43小时直达!”魏桥创业张经理感慨,“电厂库存稳定率显著提升。”此前,飞硕能源依赖公路运输,受天气、路况影响大,运输分散且不稳定。如今,“晋鲁魏桥号”班列每日2至3列高频开行,以“定点、定线、定时”的公交化模式运行,彻底破解了这一难题。从“分散运输”到“班列直达”,从“单一运输”到“全程物流”,太原局集团公司用量身定制的物流总包服务构建起的,不仅是晋鲁两地的物流通道,还是能源保供的“稳定保障链”。7月25日8时30分,韩家岭站信号楼内电话铃声此起彼伏。副站长王皓向接班人员布置当日任务:“站内7条铁路专用线列!”韩家岭站衔接大同、湖东两大枢纽,大秦、北同蒲、韩原3条铁路线在此交会。作为大秦线重要装车基地,该站年货物发送量超大秦线%。“站内铁路专用线多、装车量大,接合部也多。”王皓指着实时站场显示屏上一列按点驶出的2万吨重载列车说,“及时掌握装车进度,加强空重车流交接,才能快装快走。”为推动货车取送、装车作业等效率不断提升,该站聚焦与物流中心间的管理衔接问题,牵头建立装车信息“实时对接、日分析、周清零”长效协作机制,双方共同研判作业风险,加快实时信息流转、铁路专用线取送车时刻精准到分等多项措施落地,有效解决了货车周转不畅等关键问题。车站作为信息汇集与指令分发的核心枢纽,精准串联起物流中心的需求、邻站的动态、机车状态及司机出勤等多个环节。“73162次40分钟后到湖东,可站换!”在湖东站,效率提升同样体现在分秒必争的协调中。当日6时,车站值班员李世才接到马辛庄站通知后,立即协调内勤助理值班员通过机车叫班辅助平台通知司机,与派班室同步司机信息。站换作为提升组织效率的一个关键环节,是指机车无需更换可继续行驶到下一个整备点。李世才指着桌子上的作业表说,机车能不能站换、司机什么时候到岗、出库机车够不够用,这些环节一旦卡壳,一趟车就得耽误十几分钟。6时35分,列车到站,司机快速交接,15分钟后列车重新启动比以往缩短近20分钟周转时间。“把调度所、邻站、司机、机车这几个点串成线、织成网,每个人、每台机车精准卡位,效率自然提上来了。”李世才说。满载“乌金”的钢铁巨龙关乎夏日万家清凉,驾驶室内每一次精准的制动与控速都是关键。“73557次即将进入关键区段,加强实时指导!”在湖东电力机务段安全生产指挥中心,副主任陈虎注视着数据实时变化的监控大屏。现场盯控人员乔义通过手持终端向数百公里外的机车司机李涛发出指令:“注意控速,按模块化要求精准操纵!”“明白!”李涛的回应清晰传来。这短短几句对话背后,是指挥中心整合五大平台数据后实现的精准管控曾经分散的应急、调度、监控等数据如今实时汇聚,让“千里之外如在眼前”成为现实。“过去数据各自为战,现在1+1远大于2。”指挥中心党总支书记张晶介绍。2024年底上线的指挥中心,解决了信息传递不畅的痛点。今年以来,通过数据直达指挥中心的综合分析,列车操纵问题同比下降17.5%,机车司机操纵水平显著提升。科技赋能不仅作用于指挥中枢,更深入司机日常。重载司机呼长宝的体验更直观:“头顶的虹膜识别设备盯得紧,溜号就报警,还有智能语音助手提醒,大数据远程护航,开车更安心了。”为确保每日120万吨电煤运输,该段实施“按图保班、按需供班、应急备班”机制。如何让拥有650余名2万吨列车主控司机的队伍人尽其才?重载数据分析室给出了答案。每天,这里要整合所有重载列车的运行参数,与标准数据比对后,为650余名2万吨列车主控司机绘制“操纵画像”。落差超千米的区段,司机每一把闸都关乎安全。这些数据不仅用于“星级评定”,而且能有针对性地提升司机操纵技能。7月以来,太原局集团公司累计运送电煤3998.5万吨,占煤炭发运总量的85.6%,为各地迎峰度夏贡献着铁路力量。满载“乌金” 守护清凉 一列2万吨重载列车满载电煤行驶在大秦铁路沙东大桥上。申娟 摄 盛夏时节,三晋大地风笛嘹亮,一列列满载电煤的列车往来驰骋,滚滚“乌金”通过铁路源源不断地运向全国各地。 在迎峰度夏能源保供的关键时期,作为晋煤外运的主力军,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有限公司精准对接上游保供需求,提升运输效率,筑牢安全屏障,全力保障电煤运输安全畅通,彰显国铁企业的政治担当和积极作为。 精准服务,全链贯通稳供应 7月28日7时,满载3710吨电煤的“晋鲁魏桥号”直达班列从油坊坪煤炭集运站铁路专用线驶出,直奔山东魏桥创业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电厂。这已是今年大同铁路物流中心为该企业开行的第531列直达班列,今年累计发运电煤197万吨,在夏季用电高峰为山东电厂提供了坚实的能源运输保障。 魏桥创业作为山东民营龙头企业,其电厂年耗煤3800万吨,用煤以公路运输为主,受天气影响大,成本高且不稳定,在供应紧张时易受价格掣肘,造成库存波动频繁。 针对客户需求,太原局集团公司精准施策:锁定其核心供应商内蒙古飞硕能源有限公司,采取物流总包模式,为上下游企业架设专属通道。 “我们来做全链物流管家,嵌入两家企业供应链核心。”大同铁路物流中心营销部主任杨志红在项目启动会上表示。在发端,他们选定鄂尔多斯准格尔旗和山西同朔区域6座煤矿、25家洗煤厂,确保煤质达标;在运端,优先调配C70E-A型优质车辆,降低运输损耗;在到端,联合山东梁邹铁路公司提供专属堆场、专用筒仓,实现“卸车即进厂”。 5月起,大同铁路物流中心牵头完善三方能源保供联动机制,建立动态运输档案,与企业采取“日对接、周调度”模式,实时共享运输需求、库存及到站信息,确保电煤运输全程无缝衔接。 “100%准点率,43小时直达!”魏桥创业张经理感慨,“电厂库存稳定率显著提升。”此前,飞硕能源依赖公路运输,受天气、路况影响大,运输分散且不稳定。如今,“晋鲁魏桥号”班列每日2至3列高频开行,以“定点、定线、定时”的公交化模式运行,彻底破解了这一难题。 从“分散运输”到“班列直达”,从“单一运输”到“全程物流”,太原局集团公司用量身定制的物流总包服务构建起的,不仅是晋鲁两地的物流通道,还是能源保供的“稳定保障链”。 协调联动,激活运输新动能 7月25日8时30分,韩家岭站信号楼内电话铃声此起彼伏。副站长王皓向接班人员布置当日任务:“站内7条铁路专用线列!” 韩家岭站衔接大同、湖东两大枢纽,大秦、北同蒲、韩原3条铁路线在此交会。作为大秦线重要装车基地,该站年货物发送量超大秦线%。“站内铁路专用线多、装车量大,接合部也多。”王皓指着实时站场显示屏上一列按点驶出的2万吨重载列车说,“及时掌握装车进度,加强空重车流交接,才能快装快走。” 为推动货车取送、装车作业等效率不断提升,该站聚焦与物流中心间的管理衔接问题,牵头建立装车信息“实时对接、日分析、周清零”长效协作机制,双方共同研判作业风险,加快实时信息流转、铁路专用线取送车时刻精准到分等多项措施落地,有效解决了货车周转不畅等关键问题。 车站作为信息汇集与指令分发的核心枢纽,精准串联起物流中心的需求、邻站的动态、机车状态及司机出勤等多个环节。 “73162次40分钟后到湖东,可站换!”在湖东站,效率提升同样体现在分秒必争的协调中。当日6时,车站值班员李世才接到马辛庄站通知后,立即协调内勤助理值班员通过机车叫班辅助平台通知司机,与派班室同步司机信息。 站换作为提升组织效率的一个关键环节,是指机车无需更换可继续行驶到下一个整备点。李世才指着桌子上的作业表说,机车能不能站换、司机什么时候到岗、出库机车够不够用,这些环节一旦卡壳,一趟车就得耽误十几分钟。 6时35分,列车到站,司机快速交接,15分钟后列车重新启动——比以往缩短近20分钟周转时间。“把调度所、邻站、司机、机车这几个点串成线、织成网,每个人、每台机车精准卡位,效率自然提上来了。”李世才说。 科技护航,织密安全防护网 满载“乌金”的钢铁巨龙关乎夏日万家清凉,驾驶室内每一次精准的制动与控速都是关键。 “73557次即将进入关键区段,加强实时指导!”在湖东电力机务段安全生产指挥中心,副主任陈虎注视着数据实时变化的监控大屏。现场盯控人员乔义通过手持终端向数百公里外的机车司机李涛发出指令:“注意控速,按模块化要求精准操纵!”“明白!”李涛的回应清晰传来。 这短短几句对话背后,是指挥中心整合五大平台数据后实现的精准管控——曾经分散的应急、调度、监控等数据如今实时汇聚,让“千里之外如在眼前”成为现实。 “过去数据‘各自为战’,现在1+1远大于2。”指挥中心党总支书记张晶介绍。2024年底上线的指挥中心,解决了信息传递不畅的痛点。今年以来,通过数据直达指挥中心的综合分析,列车操纵问题同比下降17.5%,机车司机操纵水平显著提升。 科技赋能不仅作用于指挥中枢,更深入司机日常。重载司机呼长宝的体验更直观:“头顶的虹膜识别设备盯得紧,溜号就报警,还有智能语音助手提醒,大数据远程护航,开车更安心了。” 为确保每日120万吨电煤运输,该段实施“按图保班、按需供班、应急备班”机制。如何让拥有650余名2万吨列车主控司机的队伍人尽其才?重载数据分析室给出了答案。每天,这里要整合所有重载列车的运行参数,与标准数据比对后,为650余名2万吨列车主控司机绘制“操纵画像”。落差超千米的区段,司机每一把闸都关乎安全。这些数据不仅用于“星级评定”,而且能有针对性地提升司机操纵技能。 7月以来,太原局集团公司累计运送电煤3998.5万吨,占煤炭发运总量的85.6%,为各地迎峰度夏贡献着铁路力量。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铁道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线、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4、本网外链内容出于展示更多信息的目的,任何外链的网页失效或被篡改均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