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11时,随着信号灯的变化,司机们驾车缓缓驶入隧道,标志着芜湖龙湾长江隧道建成通车。自此,驾车从芜湖江北新区到芜湖大龙湾对岸市区,通行时间从40分钟缩短至5分钟。
据了解,芜湖龙湾长江隧道是安徽省首条过江隧道,被誉为“八百里皖江第一隧”。隧道位于芜湖市长江大拐弯处,北接江北新城龙湾路,穿越长江,南接江南城区大工山路,MK体育官网入口总长6公里,设计为双向六车道城市快速路,设计时速80公里。其中4公里采用盾构法施工,由两台15.07米超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机“皖江奋斗号”和“皖江复兴号”同向掘进。
据中铁十四局芜湖长江隧道建设指挥部指挥长王承震介绍,项目团队通过采取优化掘进参数、改造刀盘、优化刀具布置、带压进仓等一系列措施,首次在江底实现刀盘开口率增加、常压下滚刀闸门更换以及岩脊处理,总结形成20余项关键核心技术,攻克江底软硬不均复合黏性地层和断裂破碎带等复杂地质难题,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和洪涝灾害等影响,历经2068个日夜,为长江皖江段盾构工程施工积累了宝贵经验,也为我国复杂地质条件水下盾构隧道建设增加了技术储备。
隧道通车即进入运营,结合运营应急需求,隧道打造了智慧综合管控平台,配备了136个智能监控设备,实现了隧道内外的全程实时监控。还建立了高效消防系统,具备自动启动功能,并能与隧道内的指挥调度系统无缝对接,在发生火灾时提供迅速、有效的应急响应。为应对突发紧急情况,隧道每60米设置了一处安全逃生通道,不仅设置了常规疏散楼梯,还专门为行动不便的老人和儿童设计了疏散滑道,为隧道的安全运营提供了坚强保障。
据芜湖长江隧道公司董事长戴洪伟介绍,隧道的建成,将大幅度提升芜湖市跨江交通能力,对加速江北新区发展,促进芜湖省域副中心建设,推动芜湖拥江发展,加快安徽长江两岸经济社会发展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安徽商报 元新闻记者 李萌)
安徽发布10条“红色+”研学旅游线年暑运启幕:合肥机场预计旅客 ...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7月1日11时,随着信号灯的变化,司机们驾车缓缓驶入隧道,标志着芜湖龙湾长江隧道建成通车。自此,驾车从芜湖江北新区到芜湖大龙湾对岸市区,通行时间从40分钟缩短至5分钟。
据了解,芜湖龙湾长江隧道是安徽省首条过江隧道,被誉为“八百里皖江第一隧”。隧道位于芜湖市长江大拐弯处,北接江北新城龙湾路,穿越长江,南接江南城区大工山路,总长6公里,设计为双向六车道城市快速路,设计时速80公里。其中4公里采用盾构法施工,由两台15.07米超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机“皖江奋斗号”和“皖江复兴号”同向掘进。
据中铁十四局芜湖长江隧道建设指挥部指挥长王承震介绍,项目团队通过采取优化掘进参数、改造刀盘、优化刀具布置、带压进仓等一系列措施,首次在江底实现刀盘开口率增加、常压下滚刀闸门更换以及岩脊处理,总结形成20余项关键核心技术,攻克江底软硬不均复合黏性地层和断裂破碎带等复杂地质难题,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和洪涝灾害等影响,历经2068个日夜,为长江皖江段盾构工程施工积累了宝贵经验,也为我国复杂地质条件水下盾构隧道建设增加了技术储备。
隧道通车即进入运营,结合运营应急需求,隧道打造了智慧综合管控平台,配备了136个智能监控设备,实现了隧道内外的全程实时监控。还建立了高效消防系统,具备自动启动功能,并能与隧道内的指挥调度系统无缝对接,在发生火灾时提供迅速、有效的应急响应。为应对突发紧急情况,隧道每60米设置了一处安全逃生通道,不仅设置了常规疏散楼梯,还专门为行动不便的老人和儿童设计了疏散滑道,为隧道的安全运营提供了坚强保障。MK体育官网入口
7月1日11时,随着信号灯的变化,司机们驾车缓缓驶入隧道,标志着芜湖龙湾长江隧道建成通车。自此,驾车从芜湖江北新区到芜湖大龙湾对岸市区,通行时间从40分钟缩短至5分钟。